来源:中国食品报
9月22日,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国将以“双碳”工作为牵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刘德春表示,“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统筹协调机制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实施,相关工作开局良好。“我国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下降26.4%,碳排放强度下降34.4%,水耗强度下降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58%。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启动全国碳市场。在全社会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扎实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在多双边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我国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刘德春介绍,一方面,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力度,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完善全链条治理体系,降低塑料垃圾环境泄漏风险。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加快构建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快递包装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整治过度包装,打好关键环节、重点商品过度包装“歼灭战”。
在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方面,刘德春介绍,2021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接近100%,比2012年上升24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挖掘生活垃圾“资源”属性,大力提升焚烧处理能力。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超过50%,已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一体化节约、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二是积极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行绿色设计,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动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三是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交投便利、绿色高效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引导二手商品交易规范化发展,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废旧农资回收利用,强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暖和生物质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