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大整顿”限期已过,哪些企业在这轮“大清洗”中被淘汰也逐渐明朗。浙江、云南、广东等地质检部门近日纷纷公布审核情况,有的地区乳企淘汰率达到一半。
多名业内专家指出,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到达尾声,预计国内会有20%至25%的乳企被淘汰出局。
部分省市审核结果公布
去年11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应在2010年年底前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今年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将时间延长到3月31日。
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全国到底有多少乳制品企业将被淘汰,由于国家质检总局还未公布整顿结果,目前尚不清楚。不过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公布了最新审核情况。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4月1日公布,浙江省内所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重新审核工作全面完成,原有的35家乳制品企业中有19家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有11家浙江乳制品企业由于新的准入条件提高而主动放弃申请。有5家企业重新审核后,由于厂房布局和生产设施达不到要求被撤销生产许可证。
从4月1日开始,云南省获证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洗牌”,仅有三成左右的企业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
另据报道,厦门乳企6家仅2家通过审核“大考”;青岛乳制品企业重新审核,半数企业停产。截至3月31日,广东省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的企业仅有26家,而根据奶业协会透露,全省共有乳企51家。
截至3月30日,北京市已有26家乳制品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条件重新审核。据了解,北京本地有35家乳制品企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在重新审核过程中,明确了企业、评审考核组、监管部门三方责任,对三聚氰胺盲样比对检验不达标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
淘汰企业多为小企业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虽然各省市的企业数量不一样,但总体估计,将会有两到三成企业被淘汰。王丁棉说,“这次可以称之为国家对整个乳业的清洗行动,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的企业。但有些企业产能小,并不代表产品质量不达标,如在甘肃,有些企业在当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就是因为产能不达标被淘汰掉,很可惜。”
王丁棉指出,企业要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就必须按要求购置一批新的设备,这至少要投入两三百万,而对于小企业,投入了这些资金,即便是过关了,透支太多也很难存活下来。
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也表示,会有两成乳制品企业被淘汰,大多是小企业,市场份额只有5%左右。
■ 疑问
淘汰的企业怎么办?
专家建议淘汰企业转型
在这轮“大整顿”中,被淘汰的企业如何处置?昨日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制定审核清理后对关停企业的经济补偿政策。
王丁棉等乳业专家建议,被淘汰企业可以转型,生产乳饮料等产品,从而利用闲置设备,工人也不会失业。
上市公司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未能获得新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该公司指出,由于本公司乳制品正处于市场开拓期,目前因未能获得生产许可证而停止生产,对公司的品牌发展战略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影响的份额有限。该公司董秘指出,“公司还生产福成酸梅汤,这些设备可用来生产饮料,不会让它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