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欧元崩溃”图景浮出海面 欧盟开始撒钱避免惨败
社会新闻

“欧元崩溃”图景浮出海面 欧盟开始撒钱避免惨败

时间:2010-12-07 19:39:06

债务危机究竟会演化到哪一步,是最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头疼的问题。

欧盟开始大量撒钱,以全力营救欧元,避免无法承受的惨败

一系列救援和“撒钱”的举措能否有效缓解欧元区危机?欧洲舆论多给出了否定的判断。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2月2日宣布,继续将其基准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对银行业提供的长期流动性措施再延长3个月。该项措施原计划于下月初结束。

特里谢的这项决定在提振市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人称之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欧洲缩小版”。对此,特里谢矢口否认,“这不是量化宽松,我们一开始设计这一计划就是为了重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特里谢的明确表态没能打消欧洲人的忧虑情绪。欧洲舆论多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也许是拯救欧元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欧元崩溃的风险并没有减小。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崩溃正在从“不可想象”走向“不可避免”。

“心脏病”发作

除了维持低利率和推迟回收流动性外,还有消息称,12月1日和2日,欧洲央行加大了购买债务“问题国家”国债的力度。

在12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特里谢对于此类消息没有进行正面回应,只是称多数央行理事继续支持购买国债计划。

欧洲央行的做法显然是试图进一步稳定欧元区金融市场,市场也迅速给出了回应。3日,欧洲各国股市以上涨报收。葡萄牙、爱尔兰等国的十年期国债的利率回落,这让急需融资的相关国家松了一口气。此外,欧元对美元汇率在出现短暂回落后重拾升势。

但市场的积极回应并不意味着这些举措效果明显。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向《世界新闻报》记者指出,欧洲央行此举更多是为了增强市场的信心,其心理层面的作用大于实际层面,“这些举措是在"多数共识"的情况下出台的,但一方面欧盟财力有限,另一方面其内部权力分散,协调有难度,执行起来效果还会打折扣”。

欧洲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现在的欧元区好像是一个心脏病发作的病人,虽然知道用急救药肯定有副作用,但必须用药。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欧洲通胀风险的加大。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当月的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按年计算为1.9%,与前一个月持平。这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率已经连续两个月逼近2%的警戒线。特里谢称,现在欧洲央行的中心任务是控制通胀。他还说,长期以来,欧元区通胀一直在欧洲央行的掌控之中,欧洲央行有信心长期把通胀率控制在2%的警戒线之下。

特里谢的信心是因为目前欧元区经济复苏不温不火,再加上各国为应对债务危机纷纷紧缩财政,削减公共部门薪酬,所以短期内控制通胀率问题不大。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目前已经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遏制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的势头,那么欧洲央行势必将“下更猛的药”,“副作用”也就会更大。那样通胀就很难控制在2%的红线以下,而如果任由通货膨胀蔓延,未来欧元将会呈现出持续衰弱的趋势。

全面危机的“序曲”

法国一家知名民意调查公司2日和3日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法国人担心正在影响欧元区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蔓延至法国。

忧虑的情绪在欧元区国家蔓延,在素有欧洲“三驾马车”之称的英法德三国,表现尤为明显。

英国《金融时报》4日头版以《欧洲央行加大力度安抚债券市场》为题进行了报道。文章援引巴克莱资本分析机构欧洲经济学家卡罗的话说,欧洲央行的行动“更像是一种战术,而非协同干预”。该报还在另一篇题为“Trick or Trichet”(伎俩还是特里谢)的专栏评论里质疑说,欧洲央行“这则广告的效果能持续多久”。

德国方面更是对欧洲央行这种宽松政策提出批评,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就对欧洲央行购买国债的措施表示了强烈反对。他说:“无休止地印钞票不是办法。”德国媒体的文章还指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欧元区会分化成“双速经济体”,欧洲央行制定的政策是牺牲德国去满足其他国家的需要。

不只是英法德担心自己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受到“问题国家”的拖累,欧洲舆论普遍认为,即便短时期内欧元区不会出现债务违约的个案,但欧元区国家因为债务沉重而被迫进行的大规模财政紧缩,亦可能给本地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拖累,甚至于扼杀掉脆弱的复苏。

国际社会也对欧洲债务危机的现状感到忧虑。IMF总裁卡恩2日公开表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依然严峻。卡恩称,爱尔兰和希腊“正处在深渊的边缘”,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也岌岌可危”。不过他还表示,欧盟对爱尔兰采取的救助计划会帮助其很快摆脱危机,爱尔兰经济能够很快回到正轨。

还有舆论甚至开始为美国和日本等面临同样债务问题的大型经济体担忧,称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可能是一场全面债务危机的“序曲”,或将蔓延至美国和日本。

“欧元崩溃”的可怕景象

“高烧”不退的债务危机使欧元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不仅向美元发起挑战的愿望化作了泡影,眼下自己能否从债务危机中全身而退都成了问号,“欧元崩溃论”又成热门话题。

有专家指出,欧洲央行此番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减少欧元崩溃的风险,欧元崩溃正在从“不可想像”走向“不可避免”。这是因为,要想消除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欧洲央行必须购买1万亿至2万亿欧元的国债,但目前总共才购买了约700亿欧元的国债。而德国等目前已在强迫欧洲央行停止购买国债,因为用欧洲央行的钱来购买葡萄牙、西班牙等的国债,等于是在用德国纳税人辛勤工作、省吃俭用积攒的钱送给“地中海懒汉”。

因此,除非德国愿意牺牲自己,同意欧洲央行大规模购买国债,否则,债务危机已经积重难返,欧元寿终正寝也指日可待。因为提供救助贷款根本不管用,那些“问题国家”根本还不起欠债。

有分析人士甚至还预测了欧元的两种崩溃方式:第一种是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几个弱国踢出欧元区,和他们划清界线,让他们使用新货币,并让新货币贬值;第二种是德国退出欧元区,重新使用马克,再吸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等组成“马克区”,让马克升值。

对于欧盟来说,这样的结果绝对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因为两种都将造成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首先是使用新货币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银行及相关行业的电脑必须全部重新编程,全部取款机得重新设计;其次,印新钞票和铸硬币的成本巨大不说,且至少需要准备三年的货币量;而在“分家”后,许多业绩不好的银行将倒闭,这将给所在国家造成巨大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将持续多年,无疑会对经济产生重创。

最让欧盟感到不安的是,欧元区“分家”必将造成欧盟分崩离析,“多极之一的欧洲”将在世界中失去应有的地位。 :宽松货币政策美欧明显不同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日表示,欧洲央行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与美国的“量化宽松”不同,美联储是直接印钞票,新钞票直接进入市场,但欧洲央行则是在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同时从银行回收储蓄,对购买国债的动作进行“消毒”。

对此,有分析认为,欧洲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与美联储相比,有两点明显的差别:首先,欧洲央行一手在增加流动性,另一手在回收流动性,但美联储不回收流动性;其次,欧洲央行在放松银根的同时,强烈要求各国政府治理财政,大力削减赤字。

此外,从规模和执行的角度看,欧洲央行和美联储也存在本质性不同。欧洲央行的决定须得看各成员国的脸色行事,因此不可能实施太大规模的援助,没有哪一个欧元区成员国会选择奋不顾身去救助他人;另外,即便欧洲央行作出了决定,各成员国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会不打折扣地照章办事,也是个问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