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环比暗示通胀临近
6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总需求在波动中的缓慢提升与潜在总供给在前几年投资驱动下的快速增长,决定了中国物价水平在近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流动性的泛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的逆转可能使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突然逆转。
CPI环比数据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份以来,CPI月环比一直保持0.2%-0.3%的负增长。“不过据我们的测算,季节调整后CPI环比数据从今年3月份起,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刘元春说,“季节调整后CPI环比数据在3、4月份均为正值,虽然4-5月环比有所波动,但三个月增长年率也显示消费者价格已经呈现上升趋势,据此判断通货紧缩已接近尾声,处于变异的边界时期。”
同时,货币政策也成为看高通胀的一大原因。瑞士信贷最新报告显示,由于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该机构已经调高了对我国2010年的通胀预期,从之前的2.5%调高至4.1%。
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一般而言,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货币供给大约会在1-2个季度之后传递到通货膨胀当中。
虽然CPI环比呈现抬头之势,但是“在信贷增量同比大增的时候,我国物价水平同比仍然保持负增长。这一反差更说明未来通胀压力加强。”刘元春表示。
摩根大通:核心CPI不会大涨
对于未来通胀预期,摩根大通则指出,CPI不会大涨,核心CPI更不会大涨。摩根大通一位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我们对2010年CPI的预测为2.8%。从中国多年的规律来看,核心CPI不会大涨。食品价格上涨将成为CPI升高的主要原因。”
对此,刘元春也表示,中国食品价格占CPI的权重达到34%,高出发达国家20点左右。因此,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对中国价格的影响要高出2倍多。
“明年3、4月份将成为我国CPI大涨最危险的一个时点。”刘元春说,“预期明年一季度时国际金融危机将见底,大量热钱将流入大宗商品领域,从而使部分食品价格出现又一轮冲高。这会使我国出现输入型通胀的危险。”
但与摩根大通预测的不同之处在于,刘元春认为我国输入性通胀不仅局限于食品这一“渠道”。另一媒介正是在最近一年做了一回“过山车”的国际油价。而中国经济的二元性以及中国重化工化增长模式决定了我国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
刘元春认为,石油已进入价格复苏的通道。未来上升的幅度和速度将进一步加速。“按照我们的测算,目前石油价格每飙升1倍,将使中国总体价格水平提高近0.8个百分点。”刘元春说,“因此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第一季度,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幅度,将对我国CPI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