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指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17日报道称,中国出台“买国货”的政策必将会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澳大利亚人报》17日以“中国‘购买国货’条款打击经济复苏”为题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政府的保护主义举动,将会搞乱全球经济恢复步伐。《华尔街日报》17日援引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的话称,“中国已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对此,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正设法“调查清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阿马德乌·阿尔塔法赫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说:“我们将继续非常密切地关注这起事件的发展,当然也会设法进一步调查清楚中国的政策。”
专家称外媒误读中国政策
针对外媒的尖锐批评,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对记者表示,这个所谓的“买国货”条款事实上并非对外国货的限制和歧视,恰恰相反,在中国遭受非国民待遇的正是中国货。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也对记者表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观念是洋货优于国货,这也造成了国货在国内反而遭受非国民待遇的窘境。九部委的政策是对这一现象的纠正,无论金融危机有没有发生,中国都会这样做,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关系。
完全符合WTO原则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也表示,国外媒体称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显然是对九部委条文的一种误读。早在今年2月份,商务部就明确表示,中国不会步美“买美国货”的后尘,决不搞“买中国货”。中国的行为是对国货在国内遭受歧视讨回一个公道,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完全符合WTO“无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
【专家访谈】
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 理应体现公共政策取向
国家发改委专家表示,政府采购优先采用国货是国际惯例。即使在美国化程度很高的联想电脑,也被美国政府排除在采购清单之外。
政府采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在宝马事件中,成为公共质询的焦点。《政府采购法》起草小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于安说,从法律角度讲,政府采购中所有的供应商都有平等的竞争权,如果宝马和奔驰符合条件,在招投标方面没有法律问题,就没有理由歧视它。
但于安同时认为,政府采购一方面要保持商业取向,保证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还要有公共政策的取向,如保护自主品牌和倡导环保等等。1999年中央就明确提出,党政机关车辆配备要坚持使用国产汽车的原则,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承受能力相适应。
一位关注此事的普通公民说,政府采购从来都不仅仅是为公务员系统提供服务和保障,从来都兼有“社会属性”和导向作用。这个导向很重要,连自己的政府都不愿意使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还有多少老百姓会选择?此外,有专家表示,“既然这4万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那首选国货是毋庸质疑的,那才是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百姓的‘政府采购’项目。”人民网调查显示,97%的民众支持政府采购国货。(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