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央行副行长易纲:中国并未进入典型通缩期
社会新闻

央行副行长易纲:中国并未进入典型通缩期

时间:2009-03-09 09:41:15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3月8日表示,我国目前与典型的通缩还有很大差别,央行有充分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通缩。此外,从长期来看,预计人民币在世界货币格局中应该是一个上升的货币。

尚未典型通缩

易纲坦承,近期我国价格向下的压力非常明显,但我国目前与典型的通缩还有很大差别。他指出,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两个特征”是物价持续下降,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伴随”是指伴随经济衰退,即GDP负增长。从对多个国家通缩的研究来看,历史数据基本都支持这一判断标准。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未来个别月份物价可能在翘尾因素影响下出现负增长,但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经济今年也有望实现8%的增速,因此后两个条件与典型的通缩还相差很远。

易纲特别提醒,判断通缩主要依据是物价的环比数据,即与上月数值的比较,而不能只看与上年同期比较所得的同比数据。他指出,通缩的最窄定义是物价连续两个季度(6个月)负增长,这里所说的负增长主要是指环比数据而不是同比数据。

易纲表示,如果今年某几个月物价出现同比增幅为负,很大程度上是受翘尾因素影响。他指出:“只要物价落在-1.2%之上的区间,还是表明价格水平基本平稳。”

零利率并非我国最优选择

易纲进一步表示,央行近期强调防通缩,主要是为防止物价进一步下行,防止物价负增长的幅度过大。“我们有充分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通缩。”

他指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基本上是通畅的,信贷连续数月高增就是一个体现,预计2月份信贷仍会高增。而随着金融市场建设的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的不断完善,货币传导机制将更加畅通。

易纲重申,降息虽仍有空间,但空间不大,零利率并非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

易纲表示,我国目前利率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相对比较主动的水平,如果降至零利率就会导致利率方面没有工具可用。另外,利率在不同国家间的比较需要区分类别和期限。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利率和美国大体相当,比较起来我国的降息空间并不大。不过,易纲也表示:“降息空间不是很大,并不是说不降息,因为将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还具有不确定性。”

他表示,目前我国居民较为看重利息收入,银行相对依赖利差收入。同时,我国资本的回报率并不低,零利率将对资金配置产生扭曲,并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投资过度等问题。他表示:“虽然抗通缩需要比较低的利率是毫无疑问的,但要慎重考虑零利率政策的效果。”

谈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易纲表示,会考虑全球因素,但是政策制定还是以我国经济的利弊选择为首要考虑。

公众对人民币国际化应保持平常心

易纲还指出,随着外汇即期和远期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将越来越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市场供求又是由世界经济参照下的我国竞争力对比决定的,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竞争力。从长期来看,预计人民币在世界货币格局中应该是一个上升的货币。

易纲认为,公众对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保持平常心,避免“超车心态”,要互利共赢。从客观上说,危机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但并不需要刻意推动。他指出:“虽然我们不会丧失机遇,但中国最重要的还是认真地把自己的事办好。”

数据显示,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95万亿美元。易纲表示,总体看,外汇储备要考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这三个原则。正是这种较为保守稳健的经营模式才保证了我国外汇储备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保持安全。2008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外汇储备取得了相应的经营收益,这一点难能可贵。

目前,美国国债在我国外储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于是否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易纲表示要以我国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决策,保证外储投资的安全和适当的收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