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为了促进行业交流,向会员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协会大胆尝试,对《中国饮料》、协会网站分别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业内同仁的好评。
1、2005年《中国饮料》加大了与行业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宏观经济方面的报道,紧贴行业时事报道。并由单一版本转变为“会员版”和“普通版”两版。刊物总发行量也相应地由原来的800份增加到4000份。
2、协会网站全新改版,访问地址由www.chinasoftdrink.org改为www.chinabevreage.org。 为业内企业的信息发布、产品宣传提供网络展示、交流平台。
3、依据“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继续出版发行2004年全国饮料企业经济指标资料汇编。汇集25个省、市、自治区144个单位,其中饮料企业产量合计占饮料行业产量74.80%。坚持每季度对“十强”和“二乐”生产完成情况进行统计。
交流
只有加强业内的交流、国内外的交流,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启迪,才能有更多的机遇展示自己。为了能让行业内最新的技术、设备、产品开发成果、经营理念更好地展示,协会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会员企业的呼声,先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型活动。这些活动成功的举办,不仅促进了行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提高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自主创新,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3月10-11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2004年年会及2005中国含乳饮料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协会2004年工作,部署2005年工作,做好协会换届筹备工作;针对含乳饮料的快速发展,研讨新产品与发展思路,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及新标准的制定,推动含乳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2、4月10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与内蒙古海拉尔啤酒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主办了“蓝莓饮料发展研讨会” 。
3、2005饮料行业系列活动
①8月15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协会名誉理事长潘蓓蕾、国家财政部、发改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的有关人员以及20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顺利完成对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协会章程修改的审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等。
②8月16-17日,2005中国国际饮料科技报告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召开报告会的同时,还举办了包装、机械、配料、添加剂等专题报告会以及少年儿童饮料研讨会。组织编辑出版的“2005中国国际饮料科技报告会论文集”,收录国内外论文74篇(其中国内论文62篇,国外论文12篇),以及第十四届IFU大会提供的论文摘要13篇;部分优秀论文的作者在大会作报告。
③8月14-18日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U)支持的第十四届IFU大会于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第十四届IFU大会以“提升全球果汁工业 共同创新前进”为主题,得到了全球果汁界的认可。
④8月17-18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天然矿泉水分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⑤8月16-18日2005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 200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举办。此次展会占地6000平方米,展商包括饮料、饮料机械、包装、原料、食品添加剂等企业,参展商主要是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展示了国内最好水平和国际部分先进技术。
标准
标准工作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财的工作,但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行业新产品的开发、规范产品质量、有序竞争、市场质量监查,都有赖于标准的科学、务实、先进。
1、完成《浓缩苹果浊汁》行业标准的制定。2005年6月1日此标准正式实施,标准编号为QB2657-2004,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软饮料的分类》GB10789-1996修订为《饮料通则》,于2005年12月完成标准送审稿,并通过标准审定会。
3、《含乳饮料》和《茶饮料》国家标准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计划这两个标准于2006年6月底前完成标准的上报工作。
4、《植物蛋白饮料 椰子汁(乳)》和《植物蛋白饮料 杏仁露(乳)》行业标准修订工作,已完成标准草案并且在“2005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年会”广泛征求意见,这两项标准将在2006年完成。
5、为了适应国家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合理用水,协会对全国饮料行业工业用水进行调查,计划制定推荐性的行业水耗标准。目前此项工作已经起步。
6、配合卫生部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对瓶装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含乳饮料的铅含量等指标及检测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并成立了“饮料中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课题组。
7、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征求意见稿及对企业使用加工助剂的情况形成行业意见,上报标准起草小组。
沟通、协调
协会是政府和企业的沟通桥梁纽带,为政府提供行业信息,出谋划策,为行业提供政策引导,引领行业发展。
1、 协助政府开展对外国牌号碳酸饮料的管理工作。
2、针对《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实施初期,饮料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向国标委反映,为企业争取适度的旧标签使用缓冲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3、多次向国家质检总局市场准入处针对QS的实施日期、委托加工、空气清洁度以及审查单元等方面提出了行业的建议,维护行业利益。
4、2005年饮料行业浓缩苹果汁和豆奶粉两类产品 “国投中鲁”、“江苏维维”等八家公司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协会召开企业座谈会,总结三年来饮料行业在中国名牌评价工程中所取得成就、经验,以及对今后中国名牌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饮料行业名牌工作“十一五”规划。
5、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浓缩苹果汁行业的影响调研。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法改委,反映行业情况、企业应对措施。
6、了解饮料企业在零售商超的国内流通领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商务部等几部委出台的《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交了《饮料行业对于零售商超发展的汇报意见》。
7、协会根据地区特点,组织海口椰树矿泉水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达能益力泉饮品有限公司、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知名企业向商务部申报应急商品重点联系企业。
规划
组成“十一五”规划小组,根据行业情况,总结“十五”成绩及经验,研究未来饮料发展趋势,探讨饮料行业“十一五”规划。
对于即将来临的2006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个行业的综合实力,促进饮料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